直击幸福现场查看《 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》 点击这里查看《》
直击幸福现场查看《 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》 点击这里查看《》
西秀区:志愿服务传递文明风尚
近年来,安顺市西秀区实施志愿服务“五步法”,大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建设。目前,辖区共有注册志愿者14万余人,在宣传宣讲、科学普及、生态环保、关爱儿童、扶老助残、社区治理等领域发挥显著作用,传递着文明,引领了社会文明风尚,成为建设幸福美丽西秀的重要力量。
高位谋划,用好“指挥棒”。一是坚持高位调度。由区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、志愿服务总队队长,统筹推进志愿服务工作。二是坚持各级基层党组织牵头,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为志愿服务阵地,以“党建引领+党群参与+志愿服务”为基层治理的“切入口”与“突破口”,抓好抓实志愿服务工作。三是健全工作考评机制。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创建考核体系进行集中考评,建立长效考评激励机制,每月公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工作开展情况,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。
优化管理,建好“承重墙”。一是规范队伍建设,建立健全台账。明确责任到人,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。动态掌握区域现有志愿者底数,统计分析志愿者年龄结构和技能特长,建立可视化志愿者信息台账。二是拓宽招募渠道,落实激励机制。制定《西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方案(试行)》,开发“志愿西秀·文明有礼”服务小程序,联合酒店、电影院等49家爱心商家共同“礼遇志愿者”,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。推进与安顺学院、安顺机械工业学校共建合作,发挥高校智库作用。积极与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深度合作,不断将年轻力量引入并壮大区域志愿服务队伍。三是在全省率先设立“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”,通过上级匹配资金注入、“文明集市”现场捐赠、常态化社会募捐等方式,打造文明实践资金“蓄水池”与“活源泉”。目前,共筹集基金140余万元。
强化培训,育好“关键人”。一是用好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。邀请省、市、区11名专家组成导师团,定期为各社区、村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开展志愿服务专题培训,讲授志愿服务专业知识,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专业理论和人才支撑。二是推进“互联网+志愿服务”体系建设,常态化开展全国志愿服务系统、贵州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融合平台、“志愿西秀 文明有礼”等系统培训,确保志愿服务工作人员用好“工具箱”,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效率。三是凝聚志愿者力量。定期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观摩会,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评比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,发挥优秀案例“以点带面”的作用,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。
聚焦群众,打好“组合拳”。一是以服务群众为中心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以“弘扬雷锋精神,志愿服务社会”为目标,组建区级“9+N”志愿服务队伍,重点做好“讲、评、帮、乐、庆、宣”等工作,把服务送到老百姓心坎上,让广大群众得实惠。二是以丰富活动为载体。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契机,多形式开展宣传宣讲、关心关爱、文艺文化等志愿服务活动,通过文明集市、集中宣传活动,大力弘扬雷锋精神,掀起传承雷锋精神高潮。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,党的温暖就在身边,幸福的美好生活就在身边。三是以品牌活动为引领。依托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,全方位提升志愿服务水平,打造西秀特色志愿服务品牌。孵化出“周三夜话”“快板传党音”“萤火之光 助力‘双减’”等一批认同高、反响好的志愿服务项目,其中“蜡出我的真心 染出你的幸福”获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。此外,还引导便民从业人员组建“百事通”便民志愿服务队,在大街小巷、居民小区开展“随手铲除城市‘牛皮癣’”“你我心连心·共创文明城”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模范引领,树好“风向标”。一是以模范引领为先锋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邹爱民组建“爱民出租车”志愿服务队,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唐卫国所在的安顺快乐公益协会,通过身边人身边事,影响带动身边人,营造“有时间做志愿者”的社会风尚。二是以阵地示范为手段。全区共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27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,常态化为群众提供义务巡逻、矛盾调解、青少年帮教、防火防盗、扶弱济困、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,让“有困难找志愿者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助力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。三是以“一微两端”为依托。借助西秀新闻、西秀发布、文明西秀、“志愿西秀 文明有礼”等平台,在线上开展“文明交通”我参与、“城市啄木鸟”随手拍等活动,号召居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基层共治工作中。
来源:西秀区精神文明办
一审:胡晓
二审:毛丽 刘圆
三审:吴丹 张问宇